太原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九三学社太原市委员会的团体提案(八)
 

    

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几点建议


     太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下岗职工多,新的经济实体发展慢,新生劳动力就业空间小,就业压力大。就业率的高低是和谐社会的风向标、晴雨表,与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还与我市的教育总量、结构及思路有着直接关联。职业教育以技能为主,关乎就业,关乎和谐。本课题主要围绕“加强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议题,在摸清基本情况基础上,分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我市今后职业教育发展和增加就业率两者之间的契合提出基本思路和相关措施建议。
     一、太原市职业教育的现状与趋势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已经初具规模。2005年全市职业大学(学院)6所,普通中专学校10所,****中专12所,职业高中19所,职业初中6所,技工学校54所。其中国家级合格学校4所,省部级合格学校5所,高级技校3所,技师学院2所。2004年普通中专在校人数32066人,职业中学在校人数12370人,技工学校在校人数20733人。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的增加,成为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走出低谷加快发展的标志。2005年太原市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城市,也是全国省会城市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2006年12月28日山西省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要求“普通高中要控制规模,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点,在‘十一五’末力争使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相当”。我市职业教育离此目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从2006年高考形势看,升学录取与报考人数之比为1:2,这表明未来几年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也意味着今后的高考竞争会愈演愈烈,分享大学这块蛋糕的人将越来越多。目前全国大学生就业率(70%)远低于职业学院、职高毕业生就业率(90-95%),而且普通高中有相当一部分不适合高考的学生被常年累月地边缘化、被教学所抛弃。因此,从就业、生存及社会和谐的角度着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市场及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职业教育应与社会需求和谐发展
     椐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资料表明,全国116个城市劳动力的供求状况一方面表现为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求大于供这样一种结构**矛盾。需求大的主要是一些应用型人才,其中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较大,其人倍率均大于1,为1.06,特别是高级工、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人倍率分别高达2.34、2.25和2。技术人才缺失反映出教育结构的失衡。近几年诸如“500元月薪聘本科生”、“零工资就业”等大学生“薪酬跳水”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似乎昭示着大学毕业生“低工资时代”的来临。而另一方面,比如“百万年薪聘高级技工”等信息使“高级蓝领”一下子从人才市场脱颖而出且炙手可热。现实中我市教育与人才市场也与全国一样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学用脱节现象,造成时间、财富、人力等各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延缓了经济发展步伐,从而制约着和谐社会建设和我市的率先发展。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一定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总量需求;二是层次(初级、中级、高级)需求;三是类型(理论型和应用型)需求。在人才的需求结构中,人才的总量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变化,主要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能级的提升而变化,而类型结构的变化,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的演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太原要成为创新型城市,要成为服务全市、影响全省、吸引世界的城市,教育结构的布局调整必须率先适应社会经济与市场发展需求,才能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的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及相关建议
     1、与时俱进破除陈旧观念
     首先,家长和学生应当走出只有上高中、读大学才有出路的怪圈,选择切合实际、适应自身发展的方向。当前,大学毕业生拿不到理想工资,主要是由劳动力市场决定的,普通大学生的相对“过剩”与技术型人才的缺失,是我国教育结构失衡、家长和学生盲目跟风所导致的结果。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的人才分布规律大体为金字塔结构,因此对待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定要做实事求是的分析,切忌“羊群效应”、“随大流”思维,要树立既适合自己又适应市场的求学择业观念,不宜盲目“贪大求洋”。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对待国务院关于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政策的理解,切忌片面认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就是扩大普通高中规模,走入只注重发展普高、忽视职高的误区。要树立“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智力支持、财力支持等各个方面,要学会“弹钢琴”,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再次,职业教育是由市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依据分工而分别承担相应职能的,存在各自为政的误区,限制了职业教育发展。这就需要市委市政府和歌部门站在全局角度,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为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所需的人力支持,有力地促进太原的率先发展。
     2、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破除狭隘的区域服务观
     调研中发现职业教育界有种成型的认识,即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而据统计我市大部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使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在实践中发生了偏转,便以为我市培养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的认识也是个误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树立“就业优先”思想,无论为本地输出人才,还是为外地输出劳务,只要有利于个人、有利于国家,就是职业教育的成功。我市职业教育应当反思:本地企业用人偏少是否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需求有相互分离之处?当然也有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及企业用工制度僵化的因素。总之职业教育要紧跟甚至要超越时代的步伐,立足本市、着眼全国、放眼世界,突破地区界限,才能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为适龄人员就业贡献力量。
     3、力求重点突破走出庸俗平衡的误区
     从全市看,城区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相对集中,学校规模、条件、管理较为规范;而县区相对薄弱,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步伐缓慢、办学体制无法落实,运行机制不够畅通,如娄烦县已经多年未招职高生,是职业教育的空白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要求,我市各县(市)区均应建成一所示范**的县级职教中心。但一县一校绝不是“千篇一律”,“小而全”、“大而全”的职业教育是无前途的,必须根据实际,走特色职业教育之路。我市作为省会要率先发展,要使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必须减少农业人口、增加三产人员,而且农业生产也必将随着科技发展而渗入大量科技因素。因此职业教育就要围绕这些变化,统筹安排,做大做强。
     四、今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1、依法治教奠定职业教育长远发展之基
     职业教育是一项比普通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用型教育。实验设施、实训基地是搞好职业教育的基础。因此与普通教育比,职业教育需要资金投入更大。为了保障职业教育发展,虽然从国家到地方都制订了许多法律法规措施,但由于思想认识缺位,一些规章不免流于形式。如我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保障条款中要求职业高中的生均经费标准高于同级普通学校,教育附加的30%应当用于职业教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职业中专(高中)学校的经费未能高于普通高中水平,连教育附加的15%也没有用于职业教育,甚至有些职业学校每年收取的学杂费还要被当地政府调控。这些严重违反国家及地方法规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更严重的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如此漠视法律法规的行为在一些地方仍在延续,这与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在我们看来,严重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法治思想的淡薄所导致的资金缺乏和投入不足。要想使我市职业教育保持良好的长远健康发展势态,就必须“依法治教”,强化职业教育的根基。
     2、加大投入力度用实际行动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教育投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而资金匮乏、投入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属职业学校除两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外,其他职业学校和技校基本上没有专项教育投入,教学条件差、校园环境差,缺乏必备的教学设施,没有实习和实训基地,就必然缺少必要的生源吸引力。2005年太原市技工学校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基金中争取到200万元扶持资金,由于我市拿不出配套资金380万元,致使这笔资金至今挂在账上,无法发挥效用。2006年太钢高级技工学校也争取到同样资金,因同样原因至今也无着落。从长远看,职业教育投入要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政府投入主要是示范引导**资金,更多的要靠企业、社会资金投入,还要创造条件积极利用外资及其它捐款。但是,当前政府的引导**投入、基础**投入仍然十分必要和重要。为确保职业教育投入,当务之急要在落实相关政策上下功夫。一是要贯彻落实好职业教育发展资金不参加全市教育统筹的精神,确保职业教育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同时确保30%教育附加费落实到位。二是要争取和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积极筹措好职业教育发展基金的地方配套资金,确保国家扶持基金按时、足额到位。三是要确保市政府原初确定的900万元职业发展基金按时足额到位,并于每年再增加3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专款专用。四是市委市政府要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于不能确保资金到位的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五是政府要制定引进资金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相关办法,以法规形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办好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发展在投资环境上有一个大改观。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我市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
     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里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必须看到,随着改革深入和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率先发展、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使职业教育形势更加严峻。为此我们应当勇敢地面对挑战并及时抓住机遇,在职业教育理论上探索出一条新路。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借“智”挖“宝”,在立足我市市情的基础上,研究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以指导我市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具体讲,一是应从系统理论角度出发将职业教育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关注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问题,既要解决教育系统内部普高和职高一体化问题,又要解决职业教育系统与外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的整体协调问题。二是要站在“以人为本”基石上,综合运用教育、哲学、文化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我市职业教育和谐发展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争取对此问题得出一些开拓创新**的结论,用以指导实践工作。
     4、加强职业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教师作为变革因素,其作用在21世纪将更具有决定意义。而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就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各种原因,如今我市职业教育队伍不够稳定,有些骨干教师纷纷调离,甚至有些职业高中的校长艰难维持、失去信心,想专搞普通中学。这类现象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正如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建议得那样:“在革新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中,教师的作用始终是首要的”。就是说,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对不同责任的职业教育教师提出十分明确而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充分反映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责任;二是在资金、时间等诸方面给职业教育教师提供提高自身业务知识和道德修养及工作技能的途径;三是在经济待遇上要保持他们在社会上拥有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四是对于教学业务能力、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得非常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要树立为全社会的模范和典型,让人们感**地触摸到职业教育的时代**和创造**,以增强职业教育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曲蕙蕙)


© 版权所有: 九三学社太原市委员会


电子邮箱:93b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