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牢固树立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摘自韩启德主席在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不久前,杜青林同志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统战部对各个民主党派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在这个时期要把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民主党派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就如何深刻认识、牢固树立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期要强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1、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需要建立共同的思想基础。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理想信念,这是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稳定都需要的,特别是当一个国家崛起时更是如此。回顾世界近代历史,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强大和崛起,都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基础、精神凝聚力和引领前进的旗帜。比如:欧洲通过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打倒神权,实现了人的解放,特别是人的思想的解放。当时,欧洲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哲学家,包括培根、笛卡尔、牛顿、伏尔泰、狄罗德、康德、黑格尔等先哲,现在看他们的著作,仍然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他们引领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凝聚了社会的力量。例如培根在16世纪后期写作了《新工具论》,阐明了经验认识原则,开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先河。他在《新大西岛》一书中,集中地描绘了他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个理想社会,就是“本色列国”。这个国家的核心,就是“所罗门之宫”,即所谓最高学府。科学主宰一切,是本色列国的特点。在那里,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提倡科学发明,奖励科学人材,用重赏和最高荣誉表彰在科学上有贡献的人。这种科学万能和科学至上的主张,不论在当时和以后,都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极难实现的。但他描绘了新的理想社会的图景,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社会的改革和强大,从历史上看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再如:美国的崛起,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南北战争后,美国实现了统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得到确立,美国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拓殖运动,也就是西进运动,彻底改变了美国的面貌,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过程,促进了美国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极大地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和经济的活力,提高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但到19世纪末叶,美国社会腐败横行,假冒伪劣猖獗,重大灾难屡屡发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随着美国与西班牙战争的爆发,在美国国内掀起了 “进步主义”思潮。法律、媒体、慈善、教育等方面出现了深刻的变革,全社会反托拉斯、反政界头面人物、反贫民窟,这场思想进步运动大大激发了社会进步的正面力量,以至于有了20世纪美国的迅速发展。现在不少人把美国的迅速发展归结于在世界大战中获利,其实它的发展与19世纪末这场进步运动很好地解决了社会矛盾、统一了思想有很重要的关系。又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前后,一系列深刻的思想变革对日本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要崛起,同样需要建立坚实的思想基础,必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必须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起能够团结和动员社会各阶层人士、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旗帜。
2、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要求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色。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繁变幻。这种变化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真切感受到的。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有了利益诉求的机会和可能,这种现象是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也正是这样的变化使得社会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但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在当前仍然占据着话语霸权,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潮总是很快传播到我国,学术活动中流行的观点各种各样,媒体也在传播着不同的观点。我们有的同志鉴别能力不足,缺乏定力,今天听这个观点有道理,明天听那个观点有道理,最后又觉得什么观点也没道理。此外,社会生活中急功近利、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等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沉渣泛起,占领了一定的阵地,有时甚至引起社会冲突。特别是某些官员腐败的问题,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影响了大家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这样的形势下,更加迫切需要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更加迫切要求最大限度地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凝聚各方面的力量。
3、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建立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和深入,意识形态斗争更加激烈。目前,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在这种国际格局下,中国要真正成为强国,不仅要有经济实力,还要有文化实力。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它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如果我们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中国从来都存在核心价值,中国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华文化,其中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人类历史上共存在过26种文明,影响最大的是古代四大文明,但唯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中存在核心价值,而且是深深扎根于老百姓中。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不是封闭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吸收儒家以外诸子百家乃至外来文化如佛教等的精华成分,不断发展完善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尽管前后有所不同,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其具有一以贯之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包括“五常”和“五伦”。“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核心,这主要是从人文道德的角度来确立个人应该具有的德行。“五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主要是从伦理的角度来确立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儒家实现其核心价值的根本方法可归纳为中庸之道,包括中正和中和两个方面,“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儒家为了推广普及其核心价值观,使之不局限于社会上层的实际生活中,而内化于社会大众的日常行为中,做到“百姓日用而不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价值观的养成体系。特别是通过经典教育和礼乐培养,使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成为集体无意识行为。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中国在“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人的深刻影响,不管你肯定也好,否定也好;欣赏也好,反对也好;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总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说根深蒂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那就是春节时民工的返乡潮。我想,这种现象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有,只可能发生在中国。记得8年前,我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春节座谈会上以“北医是个家”为题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讲,没有想到当即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并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大家广为传用,乃至后来成了北医的一种文化。有人认为把一个单位比作一个家,不符合现代化,也是一种落后的管理理念。但实际情况是大家都认可它,产生了很大的凝聚力。我们大家平时也常说“九三是个家”,每当此时大家都会感到温暖,会想到和谐,会产生团结的力量。可见“家”和“家国”理念是深深埋在中国人心里的,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不管我们是不是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存在,并在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能也必须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四)中华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化的潮流。现代化对中国社会造成强烈冲击。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制度在西方的率先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欧美成为全球现代化的先行者,而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落伍。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帝国逐渐沦为贫弱不堪的半殖民地。我认为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总体上是属于封建宗法等级社会的意识形态,维护专制君主制度和社会差序格局,是适合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工具。康有为在给皇帝上书中提到:“如果地球没有开发,西方人不过来,中国仍然沿着老路再走一千年也不会改变。”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就出现了近代以来重新建构民族精神、提倡思想观念现代化、以期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问题。鸦片战争后,传播西学和“师夷长技”成为朝野的共识。魏源、王韬、李善兰、徐寿、严复、郑观应等一批仁人志士著书立说,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使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国,实行共和。五四运动高扬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中国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纪念建国60周年,回顾走过的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我想,通过回顾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不断变革,逐步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适应现代化潮流和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渐建立的过程。
(五)现代中国的价值体系必须以社会主义为核心。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适合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与社会基本制度以及要求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上的本质表现。而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根本区别,也是与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根本区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主要体现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制度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精神之魂,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进化,人类的价值体系也随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它之前各个社会发展阶段文明的优秀成分,具有无比的精神魅力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如果我们来看一些具体例子,可能会对上面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更深的体会。先来看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身上闪烁的精神。邓稼先先生是九三学社的前辈,他在美国留学,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理念,怀着一片赤诚回到祖国,投身于原子弹的研制。他领导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身先士卒,与大家打成一片。在他身上有一种气象,使大家都愿意亲近他,乐意与他一起工作。王选副主席曾在一篇文章中把邓稼先先生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作了生动的比较,他们俩都是在核物理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但在他们身上显示出迥然不同的东西方文化内涵。王选副主席断定,奥本海默如果在中国,是领导不了原子弹研制的,只有邓稼先先生才有可能。每次核试验爆炸后,邓稼先先生总是第一个进入爆炸区中心收集样本,以致受到过度放射线的侵害,得了恶性肿瘤,过早离开了我们。在病痛折磨下,他依然顽强工作,向中央提出尽早进行地下核武器试验的建议。他高瞻远瞩的战略预见为我国在国际核武器竞争中争取了时间,占据了主动地位。我认为在邓稼先先生身上,最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再来回忆去年汶川大地震中发生的一幕幕情景。我认为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中显示出来的精神,是一切高尚美好的品格在抗击自然灾害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是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尽管在西方救灾活动中同样也存在人性光辉的一面,但与社会主义制度下所表现的精神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其爆发的原因有许多,但华尔街精英们的贪婪显然是不可推托的重要原因之一。再看我们的企业,大家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共克时艰。很多企业非常困难,但坚持不进行大规模裁员。今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浙江代表团讨论时,万向集团公司的鲁冠球代表发言说,他的企业从来不搞庆典活动,但今年一定要举行盛大庆典,以鼓舞员工士气,团结起来克服困难。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这些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再来看我们国家的外交方面,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本质的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是在野蛮掠夺殖民地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当前的发展面临资源缺乏、产能过剩等问题,但中国从未想到通过侵占别国利益来实现发展,而是提出要建设和谐世界,这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国际关系方面的体现。通过上面这些例子,我认为中国人应该有充分的自信,我们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选择了这么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如果说当年有“美国梦”的话,我们现在应该建立“中国梦”,中国不仅要经济强大,而且要用我们的价值体系去影响世界。九三学社广大成员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当然,现代中国社会是多元的,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兼容多样,正确把握理想性与现实性、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辩证关系。
(六)九三学社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认为,第一,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思想建设的关键,制定具体计划,扎实推进树立和践行活动。第二,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原则,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放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框架中来进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问题上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要严格政治纪律。第三,要密切联系思想实际,积极组织学习,讲求学习效果,拓展视野,崇尚精神。社中央准备在已召开两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研讨会”的基础上,在全社更大范围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研讨活动,以期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第四,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履行参政党职能上。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参政议政的任务很重,这需要我们以更多的投入、更大的热情、更负责任的态度去做好工作,这其中必然涉及价值观的问题。第五,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与弘扬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紧密结合。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本身就是精神,就是价值观。我们要把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中来认识,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予以发扬光大。王选副主席在这方面是典型代表,他既是九三学社优良传统的优秀践行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好体现者。今天我又想起已故的山东省委主委蔡秋芳同志。2005年夏天九三学社中央在青岛召开常委会时,她肝癌术后复发,已到晚期,但她仍然一丝不苟地进行会议的组织工作。在会议结束的欢送晚会上,她发表热情讲话,会后送我上车时她告诉我,自己已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但她没有显出一丝悲伤,还跟我说一定会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蔡秋芳同志身上体现的不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吗?四川省委的黄润秋主委是国家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是他最早判断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是他对多处震后继发地质灾害做出判断,是他对重震区县城搬迁决策提供重要意见。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他平时对四川山山水水地质情况的深入实地考察。他曾说过:“我要证明自己能够爬上每一座山。”他的精神使我感到震憾。在青海医学院有一位我们年轻的九三学社社员,2002年她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完全有条件留在发达地区工作,但她有志于发掘藏医学宝库,主动申请到青海医学院藏医系工作,至今已经有7年了。她把藏族学生当成同胞弟妹,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为了学习藏医药,她学习藏语,深入到各地寺庙,向僧侣学习藏医,收集他们的经验。她到玉树、果洛等高海拔地区寻找失传的藏药,有一次因高山反应失去知觉。她给我写信说:“韩主席,你下一次来西宁,可能见不到我,因为我很可能去采药了。”“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的,她在“云深不知处”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人生,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有的的情怀啊!
在我们九三学社历史上有非常多优秀的成员,他们身上无不闪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光芒,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社史研究工作,充分挖掘九三学社前辈们的感人事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最后,我们还要在社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现在很多省级组织都成立了书画院,组织好这类活动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践行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