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学习讨论 参政议政 社务动态 统一战线 九三知识 科普园地 社员风采 基层动态
      社员风采               
 

 

刘瑞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刘瑞玉(1922年11月4日—2012年7月16日)是九三学社社员、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他矢志报国、追求真理,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献身科学、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诚信治学、殚精竭虑的优秀品格,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崇高境界,得到胡锦涛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赢得社内外科技工作者的广泛赞誉。刘瑞玉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九三学社社员的榜样,是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

献身科学 惟图国强

7月16日5时14分,90岁的刘瑞玉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一位把一生都交给了祖国海洋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在为工作操劳的老科学家,安祥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

刘瑞玉生命中最后两个多月是这样度过的。4月下旬,他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课题,7天时间马不停蹄赶往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开会。在上海的最后一天,他发起高烧,烧得后背脱了皮,嘴上长满燎泡。会没开完,赶紧往回赶,不是为了休息,因为青岛有个“蓝色经济”的会议,他要参加。5月20日,刘瑞玉硬撑着参加了他3个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大家看到,他虚弱得实在撑不住,就整个身子趴在桌子上。好长一段时间了,他总是咳嗽、浑身无力,人也消瘦得厉害,吃不下饭,只能勉强喝点粥。医生的诊断是,肺癌晚期。5月24日,从来不肯就医的老人被迫住进医院。“我没大毛病,休息几天就能上班。”他让学生把工作资料、论文送进病房,躺在床上审稿子、批论文。情况稍微好点,他又跑出医院回到所里忙开了。儿子劝他休息,他和孩子发了火:“这么多活没干呐,我能休息吗!”5月29日,所里举行纪念童第周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刘瑞玉到会讲话。会议结束时实在体力不支,两条腿已经不听使唤,两个学生搀着他离开了会场。6月11日,北京召开两院院士大会,刘瑞玉高烧不退,却依然预定了赴京机票,执意出席。在医生的强力坚持下,他才不得不退掉机票,回到病床。

此后的时光,这位不服输的老人,再没能够离开病榻。学生们6次去看望他。第一次,他思路清晰:“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研究所)不能没有啊!”第三次,他拉着学生的手嘱咐:“你一定要把鱼类这一摊事撑起来啊!”第四次,他的声音含混不清了:“我要回海洋所,要上班,要开会……”第五次,他断断续续嗫嚅着:“大型底栖生物,鱼类……”第六次,他已说不出话。刘瑞玉恋恋不舍地去了,像一只春蚕,吐尽了最后一根丝。

刘瑞玉祖籍河北乐亭,1938年保定育德中学初中毕业后,进入河北省立高级中学,1941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生物系。这里的学业为他日后的科研之路打下深厚积淀。1945年刘瑞玉获得理学士学位,在北京大学药学系任助教,1946年进入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从事甲壳动物生活史和分类学研究工作。1950年8月,我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在青岛建立,刘瑞玉从北京来到青岛,继续甲壳动物学和海洋生物学研究,而且一做就是半个多世纪。

刘瑞玉是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领域奠基人之一。他组织完成多项国家、国际重要海洋学及生物资源调查研究,甲壳动物分类区系和虾类增养殖研究项目,全面总结阐述了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特点,特别是区系组成与生物地理学特点,填补了国内甲壳动物几个类群空白。他首次发现黄海深水区冷水性动物群落占绝对优势,浅水区夏秋高温季节成为一些暖水种向北方扩布的“走廊”,形成独特分布格局和资源优势,提出长江口——济州岛一线为北温带区东亚亚区与暖水区中日亚区间的分界线,台湾——海南岛南端为热带与亚热带区系间分界线,从而澄清了黄东海区系的地位,修正了国外研究错误。他组织完成国家重大项目和山东省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提出全面开发方案,促进了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完成长江三峡工程对河口生态环境及资源影响预测研究,为工程论证提供重要依据。

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历史上,有“三次浪潮”席卷全国。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第二次是80年代以来,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第三次是以扇贝养殖为代表的贝类养殖浪潮。而引领第二次浪潮的正是刘瑞玉。他首次搞清了对虾生活史,推动人工育苗和养殖研究。他对虾类幼体与仔虾期的形态学比较研究,为科学研究对虾类种群规律提供了可靠依据。 1977年他受中科院和国家科委派赴阿尔及利亚进行欧洲对虾人工育苗实验首次获得成功。1978年他担任全国对虾人工育苗攻关领导小组副组长,在他的指导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为对虾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刘瑞玉担任《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集刊》、《海洋学报》主编(副主编)多年,是《中国科学》、《动物学报》和《科学通报》等国内外7种刊物,包括世界著名的英国《河口、海岸、陆架科学》、荷兰《水产养殖》编委,国际杂志《The Yellow Sea》联合主编。他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卷》编委兼海洋生物学副主编、生物学卷编委兼无脊椎动物学副主编以及水产卷编委。在半个多世纪学术生涯中,刘瑞玉发表论文200多篇,完成专著20余部,填补了我国糠虾类、蔓足类的研究空白,发现40多个新种和3个新属。在科研之外,刘瑞玉还为中科院海洋所培养了一批从事海洋动植物主要类群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底栖生物生态学、污损生物生态学、海洋生物资源增殖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团队,为我国海洋生物学各学科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瑞玉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984年获农业部养虾服务荣誉奖。他的关于全面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海岸带生物资源的项目研究成果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特 等奖和一等奖双奖。作为行业内最高荣誉,刘瑞玉获2007年国际甲壳动物学会颁发的“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从而改写了这一国际奖项获得者中没有亚洲人的历史。他还获2009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他的《中国北部经济虾类》专著于1958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南海对虾类》一书,1999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论文奖一等奖;《中国蔓足类区系研究》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他完成《中国动物志》蔓足类卷、糠虾类卷、对虾类卷和口足类卷的编写。他联合全国专家编著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记载全部46门22629种海洋生物的名称和国内外分布,真实反映了中国生物的多样性现状,被誉为“里程碑、令人惊叹的著作”。

诚信治学 淡泊名利

刘瑞玉在海洋所主持工作时,是全面掌握所里各项业务的所长。他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学习,更新知识,图书馆一有新书,他总是第一个借阅,了解海洋科学最新科研动向和成果。

海洋生物分类是一个既烦琐枯燥又不易出成果的工作,刘瑞玉着眼于国家基础研究的发展,带领学生始终坚守。学生撰写的论文,他一般要反复修改十几次。90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一个人出差,拖着行李箱穿梭于世界各个城市之间,参与学术交流。一到目的地立即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很多小他十几岁甚至几十岁的人,也自叹弗如。无论对正式承担的科研任务或额外的工作,不管是不是他负责,一旦答应,他就全力以赴,而凡属于自己分工的事,都要亲自动手完成。他深恶痛绝目前科技界存在的学风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在纷至沓来的荣誉面前,他总是强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刘瑞玉刚直不阿,在工作上很较真儿,因此“得罪”过不少人。这些年来,对他提过意见甚至“整”过他的人,他从不记仇,仍然和和气气地一起共事,展示出他大海般的胸襟。

“我不谈什么有生之年,我的人生哲学是活一天工作一天。” 没有节假日,常常开夜车、嫌去食堂浪费时间而用方便面充饥,成为他的工作常态。他在和时间赛跑——这是所有和刘瑞玉一起共过事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刘瑞玉的办公室也是他的书房。佝偻着身子,埋在一堆书中间,是大家最常见的景象。大家无一不赞叹他最勤奋、最认真、最一丝不苟。对刘瑞玉来说,最严重的惩罚就是不让他工作。儿子劝他,什么都有了,别这么玩命,歇歇吧!他说得很实在:“团队这么多人,不干活怎么生存?”既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也舍不得去趟医院;生命垂危时,他心中牵挂的仍然是工作。

刘瑞玉对自己近乎苛刻。一件衣服穿着十几年,写字打印纸张都是双面使用,房间的灯尽量少开,“够用就行”是他简朴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他对同事和学生却慷慨大方,充满关爱。请客吃饭从来都是他埋单,不花所里的钱;出国回来,总忘不了给大家送上巧克力;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他都要做东把所里的学生聚到一起,过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2012年6月,病榻上的刘瑞玉越来越虚弱。也许老人自知来日无多,一项藏于心底的夙愿使他坐卧难安。为了鼓励在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学生,让他们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刘瑞玉多次提出要用自己的积蓄设立奖励基金。考虑到他的生活并不宽裕,特别是儿子儿媳都身患重病的实际情况,有关方面婉拒了他的要求。临终前,刘瑞玉再次提出将自己的全部积蓄100万元捐出来的愿望。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支持。在刘瑞玉的一再坚持下,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接受了他的请求,正式设立“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在他的病榻前举行的捐赠仪式上,刘瑞玉非常欣慰,说话虽已很吃力,但他激动地攥着工作人员的手,感谢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帮助他完成了这个心愿。刘瑞玉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海洋科研事业。

肝胆相照 同心同德

刘瑞玉同志不仅是一位著名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先后担任九三学社山东省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委、青岛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委。作为九三学社地方组织领导人,他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九三学社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带领广大社员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多次就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渔业资源保护以及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他提出的《保护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渔业的建议》引起了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海洋是人类和地球所有生命的摇篮,然而,它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面前却又是那么脆弱不堪。”针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先天不足,面对多年来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刘瑞玉大声疾呼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我国海域缺乏大洋性资源,很少有产量百万吨以上的大种群鱼类,只有地方性的带鱼、鯷鱼和外海洄游性的鲐鯵鱼等尚有年产几十万吨的资源量,这是自然条件所限,原因是我国海域没有处在冷暖洋流交汇地方的生物活跃区,生物资源的储量形不成大气候。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我们不仅对这些有限的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和保护,反而严重捕捞过度,加之盲目填海、工厂排污,环境破坏导致许多海洋生物已面临灭顶之灾。胶州湾著名的沧口泥沙滩生物多样性很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尚有100多种底栖动物,而到80年代以后仅剩四五个种类,产量也急剧下降,主要是填海和污染使众多贝类失去了生存繁衍的家园。原来在海滩上能钓到大量的蝼蛄虾,现在却成了罕见物种。过度捕捞对我国特有种大黄鱼、中国对虾、小黄鱼资源破坏更是毁灭性的。怀着对海洋无法泯灭的情结,刘瑞玉发出了“还我海域一片蓝”的呐喊。

汶川地震发生后,刘瑞玉积极响应社组织号召,三次捐款共计30000元,其中特别社费10000元。“社里需要我做什么,一定告诉我!”是他见到社组织负责人时常说的一句话。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但只要社中科院海洋所委员会举办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不少学有所成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加入九三学社。刘瑞玉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和特有亲和力,影响广大社员和知识分子,为增强社组织凝聚力,树立九三学社良好社会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

 

© 版权所有: 九三学社太原市委员会


电子邮箱:93bx@sina.com